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66|回复: 0

谭建光:减负增能——社区书记如何“用好”志愿者

372

主题

0

回帖

1201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201
发表于 2024-12-25 14:53:44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青年志愿者要用心用情做好“小事”
谭建光

今年是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成立30周年,也是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举办10周年。站在历史的新阶段,思考青年志愿服务创新发展的路径尤为重要。习近平同志2010年到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与党员师生志愿者一起参加“主题党日”活动的时候,勉励志愿者“从小事做起,最后做成大事。”华科大牢记嘱托,每年都派出以党员师生志愿者为主,吸收其他团员、青年志愿者参加的“党员先锋服务队”,到农村、山区、边疆为镇村和群众提供专业志愿服务,帮助进行乡村规划和农居改造。累计派出了31支队伍400余名党员骨干,将志愿服务与思政教育、志愿服务与专业培养、志愿服务与文化传承相结合,走进老、少、边、穷地区,为各省市区的31个镇100多个村庄送去科学规划服务。“从小事做起”既是对华科大志愿者的勉励,也是对全国青年志愿者的勉励。1994年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成立至今,恰恰是在做好很多“小事”“微事”的基础上,逐渐实现服务社会大局、服务发展战略的目的,为社会经济发展、社会治理创新、社会民生改善、社会生态建设作出贡献。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背景下,青年志愿者更要用心用情做“小事”、做好“小事”,点点滴滴积累起来就是创造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大事”。为此,特整理调查材料,撰写文章与广大青年志愿者交流分享。


01善于发现人民群众需要的“小事”

青年志愿者要真诚热情关爱和帮助人民群众,做好一件件满足群众利益需求的“小事”。有一个说法,“群众利益无小事”,也就是说在某些部门、某些机构看起来的小事,处理不好就是影响群众生活的大事,就是导致群众不满的大事。不论是城市居民卫生间下水道经常堵塞的小事,还是农村村民小病小痛不能得到及时医治的小事,对于群众来说就是生活面临的“大难题”“大苦恼”。为此,在推动政府部门、专业机构改进服务的同时,青年志愿者也要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尽量为群众提供帮助,尽量做好一件件小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青年志愿服务的发起,从北京青年志愿者“综合包户”助老助残服务,到广州青年志愿者“手拉手”热线开展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再到深圳青年志愿者创办“义工联”为外来务工人员服务,都是从帮扶、沟通、维权等一件件小事做起,帮助社会他人,彰显社会文明。30年前,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的成立,从全国铁路青年开展清洁道路两边卫生的服务、开展乘客中困难群体的关爱服务,到扶贫接力计划关爱帮助山区孩子的服务,以及陆续开展西部计划、支教团、海外计划、阳光行动、关爱行动、暖冬行动等,都是发现广大群众尤其是特色群众的困难与需求,从做好一件件小事开始,推进各项服务的发展壮大。我们在参加中国青年志愿者项目大赛评审的时候,看到贵州师范大学的青年志愿者做的“1家1.全家福”项目。这个项目看似非常简单,就是青年志愿者深入山区农村,为留守老人拍照,为农村家庭团聚拍照。然而,我们仔细了解项目的起源和发展之后,就发现这些“小事”非常有意义、非常感染人。最初是大学生志愿者支教服务的时候,对山区留守儿童进行家访,却发现家里面帮着看护孙子、孙女的老人,没有一张清晰的照片。老人年轻的时候没有钱照相,现在有一些钱缺体力不支,很难下山专门照相。于是,支教志愿者就联系艺术学院的学生,节假日、寒暑假义务上山进村为老人拍照片。这时候,老人一句不经意的话“要是节日全家人照相就好了。”这句话引起青年志愿者的关注和还总是,就约定春节、中秋节等来给乡村家庭成员拍摄“全家福”。这种志愿服务特别受到农村群众的欢迎和好评。青年志愿者拍摄团12年间,共组织28次全家福拍摄行动,为全省乡村群众免费拍摄打印全家福照片25817张,让7523个家庭、3845位老人、4373名儿童拥有了自己的第一张照片。这一个个数据,就是一件件“幸福的小事”组成的,就是满足了农村群众的一个个愿望。为此,我们认为在新时代的发展中,青年志愿者要善于发现和把握人民群众的一个个小愿望、小需求,用心用情去开展服务,就能够为人民群众带来满足感和幸福感,也能够体现志愿服务的重要价值。


02认真发掘促进社会改善的“小事”

青年志愿者参与社会治理、促进社会进步的服务,也是从非常微小的事情做起,逐渐推动越来越大的变化。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理念是以人民为中心,目标是为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奋斗。这些都是激励青年志愿者改善社会、促进进步的动力。然而,这些进步,不是仅仅做宣传倡导、做宣讲鼓动就能够实现的,还要依靠认真细致地发现问题、坚忍不拔地解决问题。如共青团中央和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共同发起的“阳光助残”志愿服务,就是通过青年志愿者的关爱和帮助,让更多社会大众关注和尊重残疾人,让城市和乡村创造更多公平发展环境,让残健共融、有爱无碍成为社会现实。这些青年志愿服务并不停留在宣传和倡导,更多是深入社会、走近群众做实实在在的事情,促进社会文明进步,促进社会环境改善。第七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的一个参赛项目:安徽省合肥市的《有爱无碍——城市无障碍通行倡导志愿服务项目》,就不是停留在宣讲和号召,而是是志愿者深入城市公共场所、交通站点、社区出入口等,发现无障碍设施不足、残缺、错漏等情况,提供改进建议,促进政府部门重视、相关机构改善。这里面最可贵的就是多种志愿者力量的合作,既有党员志愿者身份带动,也有青年志愿者活跃推广,还有家庭志愿者踊跃参与,尤其可贵的是残疾人在积极参与、作出贡献。有些残疾人志愿者现场体验无障碍设施不足导致的困难问题,有些残疾人认真分析无障碍设施不达标产生的风险,有些残疾人志愿者积极提出更好建设和发展的意见等等。这些身体力行、切身感受的意见和建议,引起党政部门的重视,引起相关机构的重视,不断调整和改善。并且,这些残健共融推进无障碍城市建设的经验,获得全国人大的关注,中国残联的重视,应邀到北京汇报做法和成效。我们发现,当今社会的文明进步,就是要“用事实说话”“用实效触动”,恰恰需要青年志愿者坚持不懈,点点滴滴做好“小事”“微事”,逐渐产生社会反响,逐渐形成文明进步的社会风尚。


03积极解决社会矛盾问题的“小事”

青年志愿者促进基层治理成效、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也是非常重要的服务领域。然而,不论是公共管理的各种科学论断,还是国外引进的各种特色经验,在复杂多样的乡村社区状况中都遇到“水土不适”的问题,都需要踏踏实实从最微小的事情做起,一点点产生效果。北京“夕阳再晨”的青年志愿者,在做好“智慧助老”的同时,也根据老年人反映的情况,探索老旧小区志愿服务促进治理的路径。青年志愿者与社区居民,尤其是老住户、新租客的深入交流沟通之后,探寻多种方式解决“快与慢”“看与用”“齐与散”等问题。一是“快与慢”。青年志愿者在配合社区治理的时候,遇到最普遍的现象就是上级要求“尽快解决问题”“尽快出经验”。然而,志愿者与群众深入交流发现,操之过急的做法往往引起反弹,只能应付一时,过后矛盾重现,效果并不理想。如是志愿者力争给群众较长的协商时间,如自行车停放、车辆分时停放等等,都是磨合很久之后,大家共同认可的方案,才能够坚持下来。二是“看与用”。不论是美化环境,还是墙绘更新。原来图快省事,找大学生志愿者画两三天就完成了。然而,老旧小区居民并不珍惜,还经常挑剔。“夕阳再晨”志愿者就鼓励居民中有绘画兴趣的人,带着小区的孩子们一起画,其他群众七嘴八舌出主意,这些“不太完美”的墙绘,反而成为大家非常自豪的作品,也带动了社区的新风尚。三是“齐与散”。最初有领导要求小区的建设与改造,尽量整齐美观、大方好看。但是,治理一段事件之后,发现有些地方总是“死灰复燃”。青年志愿者深入了解,得知老旧小区有些“杂而不乱”“散而不丑”的景象,恰恰是适应人多地方窄、街巷不规整的环境,有特殊的生命力。因此,志愿者建议街道、社区在整改的时候,既按照上级要求做基本的规范,也根据社区实际和居民习惯保留一些“杂而美”“散而美”的场景。这样,尊重了群众的意愿,也体现了社区的特色,逐渐成为社区治理的亮点。社会治理创新、社会矛盾调节,不能追求“整齐划一”“美观大方”;而是要“因地制宜”“适度有效”。青年志愿者采取灵活性、多样性的做法,探索治理创新的“小事”,为社会发展进步作出积极的贡献。


04智慧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小事”

青年志愿者要特别关注和重视《健全新时代志愿服务体系的意见》提出“贡献智慧力量”的要求,这意味着志愿服务从简单奉献体力,转向奉献创造思维、科学知识、技术技能等新的要素。为此,青年志愿者要将智慧和特长运用到“做小事”“做好事”之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最重要是充分发挥年轻人的思维创新优势,在志愿服务中增添新机遇、新魅力。我曾经参加一次“一杯咖啡吸收宇宙能量”青年TALK活动,来自高等院校、基层社区、社会组织、自由职业的年轻人在一起开展“头脑风暴”,各人分享自己的做法、遇到的困难和未来的畅想。“说”与“听”之间就产生很多合作创新的机遇。如北京外国语大学的青年志愿者提出,在多语种服务国际重大赛会、服务国家外交发展等方面作出积极的贡献,但是如何“更接地气”“覆盖更广”“更加惠民”等方面需要进一步探索。曾经当过2008年北京奥运会志愿者,现任西山农村党支部书记则提出,现在农村的大量规模化生产农户,优质果品丰收之后需要进一步拓展市场、提高效益。我在听到高校志愿服务工作者和农场党组织负责人分别说的需求之后,就提出一个建议。鼓励北京外国语大学的多语种志愿者学生,深入了解西山农村农户果品的特性和优势之后,用多语种翻译,将丰富多样的西山果品形容词,译成时尚活泼、充满魅力的多语种语言,吸引各国人士的了解和喜爱,也增强农户果品的“洋气”。高校和农场双方都欣赏这个建议,洽谈进一步合作的机制。还有,我们对策了解到华中科技大学软件学院的“AI宝贝”“AI助聋”等获得国赛金奖的志愿服务项目,学生志愿者也为如何进一步发挥更大作用在思考、在选择。我就提出了1.0“从无到有”、2.0“从有到用”、3.0“从用到好”的发展路径。即不仅仅停留在实验室研制和开发助力志愿服务的新技术,而且选择全国各地的志愿服务组织合作,在指导各类组织运用、观摩不同志愿组织使用的过程中,发现问题、不断创新,从而让新科技、新技能更加完善,在志愿服务中发挥越来越大的能量。这些就是丰富多样智慧创造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小事”,志愿者认真细致、用心做好,就具有非常积极的贡献。


05倾情增添国际传播魅力的“小事”

中国从对外开放打开大门到积极主动走上国际舞台,也需要青年志愿者的参与和贡献。在国际志愿服务中,既有宏大叙述,更有“小而美”“小而精”“小而好”的项目。青年志愿者就要善于从小做起、从实做起,越做越好,从而为展现中国友好形象、发展中国民间外交作出贡献。中国青年志愿者海外服务计划是最早开展的国际志愿服务项目之一,志愿者老挝、缅甸、塞舌尔等众多国家之后,在教育、农业、医疗、体育等领域提供奉献和服务。很多时候就是做非常小的事情,从传授知识技术开始,到改进技术技能,再到增进人民友谊、改善生活条件,扎扎实实做好了“民间大使”的志愿服务。近年来,针对面向全球展现中国新活力、新形象的需要,暨南大学“声海”志愿服务队,招募港澳台侨学生深入社区和农村,观察路径社区治理创新、乡村振兴发展、人民生活改善、绿水青山变化等,并且运用境外媒体与自媒体进行传播,运用海外人士习惯的思维语言传播,赢得各国的接受和赞赏,更好地体现“民间外交”的价值。义乌工商职业学院的青年志愿者开展“播勇者”项目,一方面帮助义乌小商品市场的商户从“一双推、一担货”走遍天下,转型升级为一个网络、一个直播“火遍天下”;另一方面帮助世界各国前来义乌小市场的客商,运用网络直播更好地展示义乌的商品和民俗。青年志愿者通过“四洋四中”的服务特色,即洋市场、中国货,洋市场、中国声,洋市场、中国情,洋市场、中国美等展示中国发展的魅力、展示中国人民的友好。这个青年志愿服务的项目分别获得浙江省竞赛大奖和全国大赛金奖,收到更多关注和重视。我们发现,越来越多青年志愿者在国际传播、国际合作中的“小事情”“小服务”发挥非常大的作用,搭建了国际交流合作的桥梁。


06敢于把“小事”逐渐“做成大事”

习近平同志勉励志愿者“到党、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从小事做起,最后做成大事!”这是引导党员师生志愿者和青年志愿者既要脚踏实地,更要胸怀大志;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好事”做起,最终为国家、为人民作出“大贡献”“大成就”。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开展的西部计划志愿服务、支教团志愿服务,都是面向西部地区、深入山区农村,做好一件件小事、做好一件件实事的过程中,发挥积极效益、体现重要作用。华科大建规学院的志愿者,牢记嘱托、初心为民,每一年都到农村、山区、边疆等,在乡村规划和民居设计等方面做多种多样的服务。每一个项目的内容很小很琐碎,但是作出的成效对乡村振兴、农民富裕具有非常大的支持和帮助作用,从而为农村现代化建设作出积极的贡献。如今,华科大建规学院的党员志愿者、青年志愿者将“美好小事”与“国之大者”有机结合,从深入乡村农户的专业服务中,培养为国为民规划设计的优秀人才,在国家、省、市、县各级规划岗位作出更大的贡献。青年志愿者在“服务育人”“服务成才”的过程中也获得充实感和成就感。受到这些青年志愿者及其服务项目的启发,广东省社工与志愿者联合全国各地的志愿组织,开展“志愿3+”计划(先锋+、智慧+、能力+)。“先锋+”是为党员志愿服务、团员志愿者策划设计创新活跃、切实有效的项目。党员志愿者、团员志愿者弘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深入社区与农村,为满足群众需求、改善群众生活提供爱心奉献、帮助服务,需要许许多多灵活有益的项目。这样才能够真正达到党员先行、党员示范、党员带动,激励全社会参与志愿服务,共建共享美好社会的目的。通过“先锋+”将零零散散的项目汇聚起来,凝炼提升,提供各级党组织选择和参考,为党团员志愿服务发挥更大更好的能量提供支持。“智慧+”就是吸引和激励专业志愿者、青年志愿者发挥创新创造活力,开发富有新意、富有实效的志愿服务项目,促进乡村社区志愿组织的服务转型升级、提升效能,更好地帮助人民群众,更好地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能力+”就是将志愿服务的理论、知识、技能、技巧等,运用互联网的手段,运用信息技术的优势,转变为“碎片化+系统性”的方式方法,让分布在千百万个县镇、村居的志愿者和志愿组织随时学习、自主吸收,从而达到“专业赋能、服务增效”的目的。这样,新时代青年志愿服务“小中见大”“由小到大”“大小结合”的趋势,在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创造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等方面更有作为、更有贡献。
在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成立30周年之际,作为曾经担任协会副会长,现在有幸担任指导委员的资深志愿者,响应“从小事做起,最后做成大事”的嘱托,与广大青年志愿者交流,提出六点建议。(可点击文末“阅读原文”查看出处)

作者简介:
谭建光 教授,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指导委员,广东省社工与志愿者合作促进会荣誉会长)

END
※感谢阅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广州志愿者--启智成立30周年纪念版 © 2001-2024 Discuz! Team. Powered by Discuz! W1.5
关灯
微信公众号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